类监质量和分产品广东管记分实施失信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为切实解决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不落实、广东管产品质量问题“屡治不愈”等问题。实施失信近日,产品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质量从2021年6月5日起正式实施产品质量违法失信记分制度,记分并依据产品质量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和分目前初步建立了20627家企业的类监产品质量信用档案,其中 2230家企业产品因失信被记扣分。广东管
据了解,实施失信《规范》首次在产品质量监管中引入信用约束机制,产品围绕“产品质量”实施专项量化评价。质量纳入信用评价的记分对象既包括产品,也包括产品的和分生产者、销售者。类监评价的广东管产品既包括产自本省的产品,也包括产自全国以及国外的产品;采集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包括全国各地、各监管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将信用约束机制与产品质量监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经营者质量责任和管控意识。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日常采用“双随机”及“反应式”监管措施对产品和产品经营者予以监管。对发现存在信用风险的产品和经营者,及时进行信用分类评价,根据其信用风险等级渐次加大监管资源投入,构成一个具有“风险聚焦”功能的产品质量信用监测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化解系统性产品质量信用风险。
另外,对发现存在主观故意、产品质量屡次不合格等严重违法失信情形的,从重扣分;对经营者处于D类(严重失信)等级状态的,其违法行为可依法适用“情节严重”的情形从重处罚,此举可解决以往对累次违法的企业因缺乏认定“情节严重”法定依据而难以实施吊销营业执照等执法难题。
《规范》还设置了信用修复、加分奖励等措施,对产品质量良好、积极配合监管、主动消除不良影响的,予以加分奖励;对信用良好的A类产品和经营者名单,将统一予以公示。运用守信激励机制,弘扬经营者诚信守法正能量。对产品和经营者的产品质量失信信息,予以集中公布,运用信用惩戒机制,压实经营者责任。同时依法将质量信用信息向行业协会、行业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等通报,督促行业加强自律和联合监督。鼓励中介机构开展产品质量信用评价,指引消费者选购信用良好产品,形成各方“共建共治”产品质量监督机制。
据悉,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从2019年起试行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实施失信记分措施,并在部分地市开展分类监管试点工作。目前,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已建立了采集全国产品质量监管大数据的工作机制,系统性采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并将把监管数据转化为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初步建立了20627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信用档案,其中 2230家企业产品因失信被记扣分。
责任编辑:50
- ·列王战火硝烟起: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
- ·8月基金业绩冲高回落 股票基金走势优于债券基金
- ·分级基金迎史上最强监管 30万以下投资者被拒门外
- ·跌破6.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调230个基点
- ·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
- ·外汇局:8月中国外汇市场总成交11.84万亿元
- ·央行旗下金融时报: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空间不大
- ·行业风险屡被提及 险资频繁举牌料将降温
- ·百亿水利工程——华阳河蓄滞洪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宿松新闻网
- ·8月A股红盘结尾 两市月线双双收阳
- ·去产能成效显现 三季报预喜上市公司占比近七成
- ·资金面紧平衡格局料将延续
- ·霍山县: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新高地
- ·央行旗下金融时报: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空间不大
- ·两部门: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等适当延长纳税期限
- ·节后购买黄金每克可省十几元 泉州本土金价每克跌至290元